“解大哥,出去干活也要注意身体”“陈大娘,我给你的小孙子带了几件衣服”“魏大妈,这些政策您还享受着,千万别忘了”……
在梯门镇,有这样一名镇干部,她和贫困群众打成一片,她把贫困群众当成自己亲人,她为贫困群众解忧纾困,她就是泰安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梯门镇副镇长胡咏梅。
“跑断腿”也要干好工作
“胡镇长,又下来走访了,这么热的天,先来家里喝碗水吧。”5月16日,胡咏梅带领着工作人员到村里遍访贫困群众的时候,一位贫困户喊住了她。“不了,婶子,还有十多户没去那,得接着‘跑跑’。”顾不上和人寒暄,她就走进了村里的另一条胡同。
每天两三万步,一天跑几十家贫困户,对于胡咏梅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自今年梯门镇组织教育、民政、卫生等八大行业部门工作人员逐户排查贫困户稳定脱贫、“三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及行业政策落实情况开始,胡咏梅就带领着各个行业部门工作人员在她分管的1个管区、11个行政村,134户贫困户中逐一走访调查。
同每户贫困户面对面交流,对照档案资料了解每户情况,从收入核算到政策享受,从房屋鉴定到水质报告,从人居环境到帮扶措施……每一户贫困户真实情况,每一项政策落实情况,每一家房屋和水质达不达标,胡咏梅都一一记录在案,能够当场解决的,绝不推诿扯皮,立行立改。
“闺女,你不用过来的,打个电话不就行了,自从那年你操心给我修了房子,还从来没漏过一滴雨。”80多岁的贫困户陈庆芬拉着胡咏梅的手说道。
“磨破嘴”也要讲明政策
“解大哥,你在家吗?我过去一趟,今年的行业扶贫政策有了新变化,我过去给你讲讲。”“哦哦,我在外面干活那,一会就回去了。”这一段是胡咏梅同贫困户解西平的一段电话对话。
解西平,家住梯门镇海子村,他是一名尿毒症患者,每隔一天就要去东平县中医院进行肾透析。沉重的医疗费用压垮了这个原本生活宽裕的家庭,成为一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如果不是国家政策好,我早就死了。”这是解西平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从他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每年都有5000多元的大病救助资金打进他的账户,加上“特惠保”和医疗保险,基本上可以满足治疗需求。从去年开始,随着政策调整,由原来发放救助资金,转变为直接的医疗费用结算。为了不让解西平担心治疗费用,胡咏梅从政策调整的第一天开始,就着急的联系他,向他讲明政策,消除他的后顾之忧。
在胡咏梅的眼里,每一名贫困户都是她的亲人,既然在干这份工作,就必须负责到底。
同样家住海子村的已脱贫户魏尚之老人,由于上了年纪,记性不好,经常丢三落四。为了让老人明白自己应该享受什么政策,胡咏梅几乎天天上门,不厌其烦的向老人讲解政策。“她来家里比亲戚朋友都勤快,老人就喜欢胡镇长来和她聊天。”魏尚之的儿媳妇说道。
“操碎心”也要做好保障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打乱的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面对疫情,胡咏梅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贫困户们知不知道基本的防护知识?怎么想办法解决一批防护物资?
“陈大爷,您这段时间一定要不出门、少出门”“王叔,家里有口罩吗?没有的话,我给你想办法。”在那段最紧要的关头,胡咏梅电话就没有停过,办公室里、走廊里、院子里到处都能听到她同贫困户通电话的声音。
在一一嘱咐一遍贫困户后,胡咏梅又想方设法筹集了一批酒精、口罩等疫情防护物资,带着梯门管区书记和工作人员送到了一百多户贫困户手中。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胡咏梅身上有太多类似的事情,既有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的“小”事,也有帮助贫困村整理档案、清理卫生的“大”事。
已脱贫户陈允振在2018年冬天,种植了一大片白菜,可等白菜成熟上市后,却卖不出去,着急上火的陈允振找到胡咏梅,希望能够得到她的帮助,她了解情况后,一面自己出钱买了一部分,一面联系自己的亲戚朋友,短短几天功夫就帮助陈允振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
聊起胡咏梅,贫困群众们满是感谢:“她为我们的事情操碎了心,累白了头。她对我们的好,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长期以来,她以一颗真心扎在脱贫攻坚一线,以一腔赤忱换得群众信赖,带领着贫困群众在脱贫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