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是建筑的出入口。一个家庭住房的大门,不单纯是一个出入口,它已经成为一个家庭的代表,一个家族的象征,一个时代变迁的窗口。
近日,在接山镇夏谢二村采访时,了解到村民李运江六次改造大门的故事。
他这样感慨地说:“自己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和亿万人民一样,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浴血奋斗,带领全国人民翻身解放过上了小康生活。”
李运江,出生于1953年2月,1966年在本村小学毕业。本来学历不高的他,坚持笔耕不辍,汇编成《70年记忆》小册子,以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中的顺口溜道出了一个个记忆片段。
李运江出生在一个命运多舛的家庭。1930年前后,大家庭分家后,他的爷爷因长疮需要治疗,把仅有的两间草房卖掉抓药救命,最后落得人财两空。他的奶奶一人带着5个孩子生活,其中2个女儿、3个儿子。后来,3个儿子中,有两个因生活困难被活活饿死,仅剩下他的父亲。一边是居无定所的现实,一边是垂死挣扎的4口人,如何生存下去?在族人的帮助下,他家搬到李氏祠堂后面的破旧学堂居住,这才有了栖身之处。除了看护家庙、负责香火外,全靠耕种祠堂的几亩薄田维持生活,度过了兵荒马乱的年代。
说起过年,他将父亲讲述的情形,写进了顺口溜:“难忘一九四零年,祖辈新年街头过,地无一垄房无间。衣不遮身温不饱,观看富户新年欢。”
第一次改大门,他这样写道:“解放一九五零年,家有老少五口人;坯房篱门两单间,草棚半间来烧饭。篱笆大门独一扇,土地旱涝不保产,贫困农户靠救济。”
说起第二次改大门,他这样介绍,在东平县农村,新中国成立前,贫困农民主要是以养家糊口为主,不太重视大门的标准。通过几年的努力,他家“一单一挑”的篱笆门变成木板门,三根木头上下分布支撑大门顶部,门顶上部呈三角形,由一层层互相交错的柴草覆盖着防止雨淋。
追忆第二次改大门,他这样感慨万千:“回忆一九六零年,家有老少六口人;住房土坯三单间,一间厨房烧菜饭,木板大门有两扇,政府修渠造水田,百姓吃上温饱饭。”
1970年,他家的变化不仅在人口上,还有住房增加,最大的亮点是大门顶部新建一圈青砖,俗称“砖发圈”,憧憬着美好生活。
谈起这一时期的出行变化,他这样说:“中国人民有智慧,自力更生苦创业。马车小车地排车,人们出行自行车。人民公社力量大,铁牛犁地深又平,土地整方丰产田。”
追忆第三次改大门,他这样描述:“话说一九七零年,家有老少七口人。原住土坯三单间,又建堂屋三大间。新建宅门砖发圈,路通渠通挖深井,百姓日子节节高。”
1979年,全国实行将田地分配到每户,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亦称“分田到户”。1980年,对李运江一样的亿万农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也是一个划时代意义的变革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伟大的一次土地改革。这年,他家新增了地排车,因大门出入不方便,于是,第四次改大门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劳作之余他加班加点,将大门左右各加宽15厘米。这年,在农闲时,他投亲靠友来到济南油漆厂打工;在工作之余,他以兼职的形式在解放军济南军区后勤部军运处学会了木工手艺。 这一时期,他眼中的出行变化是:“改革开出幸福泉,多劳多得搞承包。百花开放百家鸣,国企民企两并行。农民种地开摩的,手戴金表穿西服,两轮三轮路上飞。”
第四次改大门,他这样写道:“说说一九八零年,分地到户搞承包;粮食翻番用不尽,农民城里去打工,家中存粮钱鼓包;户户养牛地排车,改造大门建新房。”
1990年至1992年,他在原张河桥乡木器厂任车间主任两年。1992年起,他从事棉花专业种植。他自己培育的棉种,曾创下亩产皮棉150斤,时为张河桥乡单产第一名,其种植经验在全县推广,在县广播电台多次做过报道。
从1994年起,为响应县委、县政府发展经济作物的号召,在县职业中专老师郭振胜的指导下,他开始种植西瓜。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他坚持科学种田、配方施肥,总结出了《早春露地直播、亩产万斤西瓜高产稳产十六条》,在全县推广。1994年,他种了8.6亩西瓜,仅西瓜一项就收入8000元;加上串种的花生、棉花,共计总收入12250元。1995年,他种了1.5亩西瓜,亩产6000多斤,总产量1万斤,平均价格0.30元,实际西瓜收入2800元,加上早白菜、水萝卜、花生收入,总计3800元,每亩收益2500元。1996年,他种了3亩西瓜,实际产量2.1万斤,批发7车、17065斤西瓜,零售2000余斤,进村兑换小麦1000多斤,共计收入5000多元;加上之后早白菜、水萝卜、辣菜疙瘩收入,3亩地共计总收入7500元。
3年的实践经验告诉他:种瓜的经济效益同粮食作物相比,多收入1万多元。在用工方面,从播种到收完100天,每亩用工15个左右,不比一年种两季粮食用工多。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东平县400米、800米比赛双项冠军,他的大女儿于1994年8月被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系破格录取,成为该村第一位大学本科生。
“深化改革金添花,百业复兴创辉煌。有了电动二四轮,家家户户好几辆。农业实现机械化,种地不用壮劳力,农民打工去挣钱。”这一时期的出行,这样跃然纸上。期间,他购买了价值3600元的农用三轮车。为出入方便,他将大门全部拆除,两块门枕石间距由以前1.1米宽增加至1.9米宽。
关于第五次改大门,他这样总结道:“那是一九九零年,民富国强创辉煌,架高速来打深井;土地旱涝双保收,家家购买三轮车;加宽大门再重建,衣食住行样样新。”
从2000年起,李运江家庭变迁驶入了快车道。这年,他投资3000元购买了手扶拖拉机。2005年季春,他花费3900元购置了美的柜式空调,成为该村第一户;同年,他购进了价值3000元的皇明太阳能,成为夏谢5个村、1500户中,唯一使用这一品牌的农户。
说起出行的变化,他这样勾画:“党的政策惠民心,各行各业带头人。忠于人民忠于党,鞠躬尽瘁作贡献。换来人民幸福泉,出行轿车住高楼,一日三餐如过年。”
说起家乡的巨变,他津津乐道,喜上眉梢,情不自禁:“平常吃饭如过年,一日三餐有鱼虾。金银首饰身上佩,家家居住小洋楼。出门还把轿子坐,老少欢聚看晚会。莺歌燕舞迎盛世,烟花爆竹响连天。”
2010年,李运江不仅第六次改了大门,他将原有的旧房推倒,投资4万元建成三间正房、两间配房,共计120平方米。之前,因农村小型机械升级为大型机械,吊车进不了大门,建筑材料运输一时困难。于是,他将大门改建为2.1米宽、2.5米高,房顶由“砖发圈”变为横梁支撑的水泥房顶。
关于第六次改大门,他这样总结道:“改革开放双千年,教育兴国出英才。家家有了大学生,政府出资办技校。行行培训学技能,翻天覆地百业兴,户户旧貌换新颜。”(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方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