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灵秀钟毓的东原大地,在烟波浩渺的东平湖畔,有这样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他为找回和铭记那散落在田间里弄的故乡记忆和浓浓乡愁,倾一己之力,前后历时15年,累计奔波约10万公里,共计采访800余人次,查阅资料130余本(套),约上亿字,最终成就了一部由概述、大事记领衔,涵盖11章、42节内容,煌煌25.3万余字的村史《西家村大观》。通览书稿,其体例之丰富、内容之全面、资料之翔实、论述之严谨,均令人叹为观止。
他,就是来自于东平县老湖镇西家村的退役军人,泰安市政协文史委特邀研究员,中央文明办表彰的2018年度“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方雷。
15年追寻
只因那一缕绵绵乡愁
历史上的方氏先祖曾经荣耀过,也曾遭遇过劫难。在那个动乱频仍的烽烟年代,最终也逃不脱中国大多数老百姓的宿命:身不由己、命运多舛、背井离乡、颠沛流离。
具有300年历史的东平湖老家门枕石现状
宋朝末年,方氏祖上从浙江桐庐迁居同省的宁海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他们的厄运则肇始于明朝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
明文学博士正五品
读书种子方孝孺画像
元末明初,号称“江南名士”的方氏先祖方克勤曾任济宁知府。其次子方孝孺也不输父辈,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治国理政多有心得;蜀献王朱椿对恩师方孝孺推崇备至,赐其书斋高悬“正学”匾额;朝野上下均敬其学识渊博,以“读书种子”誉之;方孝孺的才学也颇得明惠帝朱允炆赏识,诏令其辅佐左右,出谋划策,推行实施“建文新政”,逐一削藩巩固皇位。燕王朱棣则不甘人下,举兵相向,一场因争权夺位而家族相残的“靖难之役”直杀得血流成河,尸陈遍野。后应天府(南京)陷落,惠帝下落成谜。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赏方孝孺才华,赐不杀之恩。然方孝孺铁骨铮铮,矢志不移,因拒绝为朱棣撰写即位诏书,致龙颜大怒,招九族全诛,其朋友门生也广遭株连,十族共诛873人。为保方氏人脉不绝,所余族人隐姓埋名,扶老携幼远走他乡,多客居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众寡不一。虽遍尝人间辛苦,却也保得一脉人烟。
方孝孺书法遗迹
说起东平县老湖镇西家村方姓族人的历史渊源,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移居西家村的方氏一世祖——方重华。
方重华祖辈一支几经迁徙,最终定居东平湖沿岸的安山镇关帝庙。至方重华辈则时运不济,幼年父母双亡,生活无着落,无奈之下于1695年前后只身投奔父亲生前挚友、老湖镇西家村的张公门下。张公一家重情重义,视方重华亲如子女,精心抚养长大成人。成年之后,方重华感念张公养育之恩,感恩西家村收留不弃,更感怀方氏先祖的书香之气,决心重振“正学世家”之荣耀,家业有成的方重华正风律己、睦邻友好、不吝钱财、乐善好施,并倾其所有牵头兴办立业堂、敬业堂、学忍堂,私塾传承、弘扬国学、教书育人、惠泽十世。300余年来,方氏族人在这片热土上成家立业、繁衍生息,培养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为国出力献智甚至不惜流血牺牲的英武儿女。至今方氏族人已发展到1400余人,成为西家村的第一大姓。
民间验方1911年手抄本
立业堂藏书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方雷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氤氲着浓郁文化氛围的书香之家。
1954年建成的老家
他从小喜欢端坐在祖辈、父辈人的身旁,听他们讲老家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和事件对他稚嫩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起他对历史、对家乡、对方氏族人过往经历的浓厚兴趣。多年来,他也曾多次地听到老人们的感叹:唉!咱西家村和老方家是有经历有故事的,只是如果我们老一辈的人过世后,有谁还能知道这些事呢?!那时的他,童心无忌,对老人们的忧虑懵懵懂懂,似懂非懂。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不断累积,尽管有一段时间暂别家乡远赴外地,但对故土、故乡的情愫与眷恋却更加浓郁与日俱增,他的心中始终深藏着一个没有实现的梦想。
老家全貌
2005年7月,他从部队退役回乡,工作稳定以后,面对那些日益进入暮年的有故事的人,徜徉徘徊在那些写满沧桑,仿佛具有生命的灵性,不停地向她庇荫着的人们发出声声呐喊的老屋、老院、老巷、老街、老村,他的内心时时经受着无以言表的情感的冲击,加之在部队十几年的新闻报道从业经历,更坚定了他的信念:我从故乡来,应知家乡事。自己有责任和义务,用文字的形式把西家村的人和事记下来,把历史的血脉传承发扬下去,既对得起先人,也无愧于子孙,实现自己为家乡树碑立传的梦想。
学忍堂私塾约有
300年历史的砚台
想法已定,目标明确,坐着想莫如起来行,说干就干。但是一旦决心实现梦想的时候,他才发现其过程远非想象的那般简单:历史沿革、人物关系、风俗人情、资料来源、传说故事、体例框架、语言风格等等问题、难题都一股脑地摆在了他的面前,也让他真切地体会到了“事非经过不知难”“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这几句话的真正含义。况且这是为历史立传,翔实、准确、客观是其生命和底线,要坚决杜绝想当然、道听途说和得过且过的懒惰思想。从2006年至今,他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大都倾注到这件别人完全无法理解的良行善举上面。没有先例可循,他就反复学习、参考古籍、古书中的有关体例;资料缺乏,他就从浩如烟海的各个家族谱系、传志成书,甚至是市县档案馆藏中苦苦搜寻;史实核定,他不辞辛劳,走访了健在的文化老人和知情者;时间紧张,他就把这十几年大部分的周末都奉献给了自己的梦想。在1500天左右(按15年的周末累计)的时间里,风里、雨里,雪中、泥中,不论酷暑,还是严寒,总有一个坚定的身影怀揣着理想行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
水浒社区新貌
苍天不负苦心人。截至2010年底,《西家村大观》已有了10万余字的模样。特别2014年春,得知家乡被列入东平湖移民避险解困国家工程,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始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的西家村老村落将不复存在,成为历史的记忆。这使他更加有了紧迫感,加快了搜集资料和撰写书稿的速度。2020年5月底,西家村(西家村一村、二村、三村、四村4个建制村,西展楼、于庄、东南庄、红茶棚、冉子庙5个自然村)全部拆迁完毕,所有父老乡亲搬进了政府为他们建设的新家“水浒社区”,过上了如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2017年底,《西家村大观》初稿基本完成,尔后进入了修订、调整、完善、润色阶段。看着这25余万字的书稿,回想起自己这十几年无怨无悔的艰辛付出,方雷的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难以言表啊!
笔者和他聊起这段经历,问他为何如此痴迷和投入,从中得到了什么?他沉思良久,只回答了我8个字:不负吾心,赓续乡愁。
15年坚守
他曾是一名军人
不为名利所困而长期坚持不懈地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或一项事业,靠什么?说到底就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信念,是信仰的力量支撑着前行。
坚定的信念和信仰的形成,与方雷曾是一名军人有直接关系。
1992年12月,正值血气方刚的美好年华,他响应祖国召唤投笔从戎,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五十四集团军“猛虎之师”的一员。
军旅激情岁月
部队的生活紧张严肃一丝不苟,军政训练节奏也是高强度的;但那里就是一座革命的大熔炉,无数中华儿女经受锻炼百炼成钢。方雷就是在这样一种有着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环境里历练着、成长着,也重新认识、发现、定位了自己。从1993年开始,他涉足部队的新闻报道领域,注重学习,勤于总结,深挖亮点,持之以恒,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为他今后实现人生的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4年9月,由他撰写并首推的所在团六连四班“小熔炉”事迹,在济南军区《前卫报》发表,之后又在《解放军报》进行连续报道,成为建军以来唯一公开报道的全军最小作战单元——班的重大典型。该班先后走出了一级战斗英雄、“共和国卫士”、全军优秀班长、一等功臣等英模人物,并被济南军区授予“全面建设标兵班”荣誉称号。
1997年1月,由其执笔的《炼钢的烈火》一文,获由前卫报社组织的济南军区报告文学征文三等奖;同年12月,新闻特写《一切为了首映》获济南军区政治部组织的“基层与影视”征文三等奖。
1999年6月,他撰写的新闻作品《练过硬军事技能 展中国军人风采——赵东海:国际舞台崭露头角》一文,获由解放军报社组织的全军军营人物征文二等奖。
第一个采访推出的中国好人
王炳兰人物通讯样报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自从离开家乡 /就难见到爹娘 / 都是青春的年华/ 都是热血儿郎…… 咱当兵的人/ 就是不一样/ 头枕着边关的明月/ 身披着雨雪风霜 /为了国家安宁 /我们紧握手中枪……”
13年的军旅生涯,不仅锻造炼就了他坚韧顽强,越是困难越向前的军人气质,同时也为他不断提高新闻写作技能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近30年的时间里,他分别在《解放军报》 《前卫报》 《中国交通报》 《大众日报》 《泰安日报》 《泰山晚报》 《今日东平》等报刊及各类新媒体平台,发表各类稿件近3000篇,共计300余万字。
2008年6月,中央文明办推出“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以来,他以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先后主导推出150余名各类典型先进人物。其中“中国好人”6名,“山东好人”22名,“泰安好人”48名,成为我省甚至全国罕见的好人伯乐。
2015年9月26日,中央电视台第三套综艺频道《走向幸福》特别节目,播出了他推介的“中国好人”王炳兰一家的事迹。2018年2月10日,方雷事迹在山东电视台头条位置播出。同年3月26日,其事迹以《没有他的慧眼,就没有我们的荣誉》为题,在《大众日报》二版发表。
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15年付出
只为明天更美好
西家村老村落远去了。全体村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新居。环境变了,生活条件好了,但人们相信:新生活绝不是艰苦奋斗的尾声,而是幸福生活刚刚拉开序幕;还要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方雷依然一如既往地倾情家乡,观察、关注、记录着这片热土上点点滴滴的发展变化。从他的笔端,我们又看到了另外一番热气腾腾的景象……
——为了妥善解决移民搬迁后的就业问题,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招商引资,从省内外引进了大千公司、永存制衣等7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水浒社区南邻的镇水利扶贫产业园,产品涉及服装、玩具、塑料制品等,社区居民有数百人在家门口就业,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基本实现了普通老百姓梦寐以求的“上楼安居,下楼工作”的夙愿。
——原老湖镇西家村三村的杜兆顺,一场车祸致其身体落下残疾,家庭生活陷于困顿。在脱贫攻坚中,通过乡镇人社所积极斡旋推荐,现在成为了一名生态林木管护员,每月有了800元的固定收入。眼看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他的母亲心怀感恩地逢人就说:“没有生态林子的建设,没有政府的帮助,就没有我们全家的今天,还是共产党好啊!”
——过去,这里曾经因水而穷,穷得令人心碎。一段在当地颇为流行的调侃道出了人们的辛酸无奈:长年累月水汪汪,只长茅草不打粮。旱天到处飞蚂蚱,雨天遍地蹦蛤蟆。锅里煮着地瓜干,床上铺着烂蓆片。今年盼着明年好,明年还是破棉袄……
参阅部分书目
如今,这里却因水而美,美得让人陶醉。碧波荡漾,鱼翔浅底;芦荷摇曳,绿柳绕堤。这里,仿佛是白居易心中的“风动绿蘋天上浪”,又恰似欧阳修笔下的“草木非一种,青红随四时……”
时移势易,老屋已去。站在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熟悉的土地上,走进眼帘的虽还有些许的断壁残垣,但他的内心是知足的、无悔的。那村、那街、那胡同不见了,但记忆不会消失,历史更不会泯灭,西家村的后人们仍然会在那洋洋洒洒的文字中体味先人们的奋斗和艰辛……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孔夫子这样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
方雷就是这样一位崇德向善,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锚定目标默默前行的人。(周长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