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华,商老庄乡新光村人,中共党员,高中学历。1985年2月4日,他荣获共青团梁山县委员会颁发的“青年致富能手‘’荣誉称号。1997年1月,他撰写的《十星级文明户行为规范“三字歌”》一文,荣获中共东平县委宣传部、中共东平县委文明办举办的“建安杯”“十星级文明户”建设工程征文三等奖。2015年10月20日,由他撰写的《东平湖渔家风情》一书,被东平博物馆永久收藏。
运河绵延,千年流淌,奔流不息。刘新华自幼生活在东平湖畔,热爱家乡,眷恋故土,耳濡目染之间,传承、传播着水浒文化、运河文化、黄河文化和党的红色文化。
为了让家乡人更爱家乡,让外地人了解东平,他曾在省、市、县级报刊上先后发表各类稿件近二百篇(件),出版了内容丰富多彩的《东平湖渔家风情》一书,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曾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CCTV-4“中文国际‘’、山西电视台“行走黄河”栏目组、山东电视台、泰安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的采访。
在千年之后的今天,大运河依旧发挥着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如何挖掘、传承、弘扬大运河文化,更好地发挥其时代价值?他结合本地实际的探索和实践,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让运河文化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奔涌向前。他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秉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的初心,打造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充分融合大运河文化、黄河文化、水浒文化、红色文化等元素,成为展示东平形象、宣传大运河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千年运河滔滔不绝,运河文化生生不息。生态环境的改善、大运河文化的复兴、文旅融合的发展给大运河东平段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从历史深处款款而来的大运河东平段正绽放着时代魅力、焕发着青春活力奔向未来。
为了让沉寂民间的文化艺术发扬光大,他成功申报了《东平湖渔民号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古运河'一溜十八口‘的传说》《德庆源'菱米窝头’制作技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项。
2020年受新光村“两委”委托,开始了《新光村志》的采访编写工作,目前,《新光村志》已完成近四十万字。2022年2月受商老庄乡党委、政府的委托,又开始采访、编写《商老庄乡志》工作,截至目前,该书已完成近六十万字,征求意见稿已送达党委书记、乡长,并下发到各管理区书记。
近年来,他曾多次在全县志书编撰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在全县志书编写工作中,带了个好头,受到县史志办及乡党委、政府的表扬。
在两部志书的采编过程中,他做到了:
列好纲目。在反复参考有关志书的基础上,结合本乡实际,拟定了除概述、大事记、附录外,共 12 章、71节。在章节的安排,重点记述“三大文化”,即红色文化、渔家文化、移民文化,挖掘出“三大精神”,即稻(子)改(良)精神、移民精神及赶超实干精神。在第七章设立专门章节《运河古镇》,分为大安山古镇码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特产荟萃、渔家风情4节,使志书内容变得较为丰富、可读性强。
深入采访。村级资料是乡志重要组成部分。为编写好志书,他花费两个多月的时间采访,完成了 35 个建制村的采访任务。每个村庄分为沿革、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姓氏与人口等,多达4万余字。在这一过程中,他逢人就问、见人就聊,了解到不少鲜为人知的史料和实物,为志书添彩增色。
严谨认真。志书编写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细致的脑力劳动,没有一股子拼劲、韧劲、闯劲,没有恒心抬起通天路、勇气冲开智慧门的作风是根本完不成这一重任。近一年的时间,他认真细致,求真务实,尊重历史,挖掘素材。
去年4月份,本乡退休干部蔡绍柱得知乡志全面铺开时,主动提供素材。他说, 1971年,当时他在部队服役,看到《人民日报》两次谈及新光大队工作经验。费尽周折终于从县档案馆找到了原文,在志书中留下精彩的一笔。这年 12月25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农业学大寨专版刊发两篇文章:中共菏泽地区委员会《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大办农业的胜利--谈谈我区大面积改种水稻成功的体会》、本报通讯员《喜看今日梁山--记山东省梁山县人民改天换地种水稻的事迹》(配新光大队图片一张),两次谈及新光大队工作经验。一个大队两次同时上中共中央机关报,确实了不起。为此,专门在大事记中体现。
在走访该乡义和庄村时,发现了该村移民至黑龙江省的退休干部秦瑞峰等人的回忆文章,书中介绍了广大移民的前世今生,对库区移民章节给予了有力的补充。
多年来,他行走家乡,利用手中相机,为村里的发展历程拍下了100多幅照片,有风景、有肖像,还有生产、生活照片;有儿童照,也有百岁老人照。他们之中有的或许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农村,他们的笑脸则珍藏在刘新华的镜头里,绽放在东平湖畔的时空里,守望着一份厚重的乡土记忆。
湖风习习,流水潺潺。为乡村写史,为农民立传。无论岁月怎样更替,他和家乡都是血脉相连。东平湖畔飘拂的思绪,定会长久地萦绕在这片土地上,萦绕在父老乡亲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