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东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1-05-10 东平县人民政府5490
核心提示:2021年度东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东平县代县长徐立勇,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东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4月17日在东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东平县代县长  徐立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东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爬坡过坎,砥砺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这五年,是转变理念、系统治理,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的五年。生态保护力度空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学习白洋淀,对标千岛湖,高标准编制完成《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并通过省委、省政府审议批复,东平湖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全力实施湖域环境综合整治九大攻坚行动,清理网箱网围12.6万亩、砂场109处、违法和废弃建筑物447处,取缔餐饮场所100家、“三无”“僵尸”船只2105艘。铁腕推进控砂治石,山石资源实现历史性扎口,绿色矿山创建有序推进,生态效益、财税贡献显著增强。生态修复全域提升。强力实施总投资32.29亿元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59个项目高标准完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全面落实“林长制”,完成生态廊道760公里、荒山绿化1.8万亩、农田林网15万亩,全县林地总面积达到31.35万亩。高效开展湿地修复建设,戴村坝、稻屯洼湿地提档升级,共新建、修复湿地2.8万亩,滨湖湿地公园通过国家试点验收。扎实推进废弃矿区综合治理,实施矿山生态修复5800亩、工矿废弃地整治1600亩。污染防治强力推进。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0年PM10、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分别改善43.5%、4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63天,东平湖、大清河水质稳定保持在三类水标准以上。深入实施河湖长制,落实县乡村河湖长698人,清理“四乱”问题659项,海子排涝河被评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东平湖综合行政执法体系逐步完善,在全省率先建立河湖警长制、河长办检察室。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这五年,是克难化险、转型突破,产业实力加速壮大的五年。三次产业比例由27.4:33.5:39.1调整为23.5:32:44.5,结构更加优化。生态工业转型升级。累计投资243亿元实施技改项目212个,精细化工、纸制品、绿色建材、绿色食品、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规模实力显著提升。瑞星相继实施粉煤气化二、三期工程,被评为中国化肥制造业百强企业、省工业百强企业和节能突出贡献企业。东顺建成投产高档生活纸智能制造项目,“顺清柔”品牌价值达181.16亿元、位列中国品牌500强第328位。九鑫加快建设日化和绿色电镀产业园,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瞪羚和“隐形冠军”企业。新东岳持续推进轮胎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速至”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联水泥税收突破亿元大关,获评工信部能效“领跑者”单位。润声印务、华东纸业、鲁玻包装等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新增国家绿色工厂2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县经济开发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深化文化旅游体制改革,组建东平湖文旅集团,文化旅游资源实现公司化管理。扎实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水浒影视城、戴村坝等景区景点提档升级,累计拍摄影视剧38部。游客接待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9%、8.5%。新增国家3A级以上景区3处、省旅游特色村2家。绿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实施引黄灌区节水改造等农田水利工程31项,建成高标准农田41.63万亩,我县被评为“国家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新增农业龙头企业3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19家、家庭农场427家,“三品”认证农产品基地达到75万亩,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成立中林东平湖发展有限公司,实施“以鱼养水”工程,擦亮东平湖水产品品牌。新增梯门果蔬康产业园、新湖万亩龙虾产业园、沙河站前河涯生态农业产业园等高效园区16个,商老庄稻虾套养产业园被评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接山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防汛抗旱、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汉昂医药、龙美生物、华锴机电等“四新”企业加速崛起,瑞星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建设,博达光电5G通讯光学晶体材料等5个项目入选省创新工业产品目录名单。实施互联网赋能行动,20余家企业与海尔卡奥斯、华为云等互联网平台达成合作意向。东顺、九鑫、新东岳等企业与阿里、京东、苏宁等知名电商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经营效益持续攀升。

  这五年,是集聚优势、转换动能,后劲活力明显增强的五年。有效投资持续扩大。累计投资675亿元,实施重点建设项目325个,其中省市重点项目85个,中联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兖矿公铁水联运物流园、润和生物质热电联产、光大环保新能源发电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建设。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落实对上争取资金88.43亿元。科技创新支撑有力。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中小型企业30家,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9.34%。新引进和培养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8人。山大泰山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金泰恒盛科技公司被评为中国科技创新十佳新锐品牌。改革开放活力激发。创新“财政+金融+基金”模式,投入财源建设基金9.9亿元、过桥转贷资金34亿元、融资担保10亿元。我县获评省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先进县,被列入省财政直接管理县。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清查“一户多宅”和闲散土地31383亩,产生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指标13521亩。“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累计减税降费13.6亿元,企业开办审批时限压缩至0.5个工作日,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8183家。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荣获全国政务服务最佳实践奖。党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经济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等重点改革事项扎实推进,我县被列入全省第一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实际利用外资1.84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3.67亿美元。

  这五年,是优化环境、提升品质,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的五年。城市魅力显著增加。县城“一主两副”发展格局全面拉开,建成区面积达到35.72平方公里。启动新一轮城中村改造,高范村、后屯等6大片区加快建设。强力推进拆违创卫,治理违建428万平方米,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城乡环卫实行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城区保洁面积达到362万平方米。阳光街、东环山路等21条道路竣工通车。雨污分流工程成效明显,铺设排水管网73公里。实施供暖汽改水、高温水改造,新增供热面积207万平方米。人民公园、清河公园改造提升和白吉河水系工程全面完工。改造老旧小区29个75万平方米、城区临街立面30万平方米。成立10个城市社区,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城市开发遗留问题有序破解。数字城管系统高效运行。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大力实施“1351”乡村振兴先行工程,洼里小镇等示范区创建成效显著,老湖入选乡村振兴省级示范区,接山入选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乡镇。县职业中专被评为省级服务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基地。新改建“四好农村路”483公里,完成“三通工程”581个村。农村饮水安全水平提升工程建设完成。新建农村公厕180个,改厕11.17万户,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模式实现全覆盖。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建成美丽庭院示范户17646户。乡村文明行动扎实推进,创建省级卫生镇3个、文明镇4个,卫生村233个、文明村10个。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济徐高速、董梁高速东平段和青兰高速连接线建成通车,黄河大桥、泰东高速加快推进,105国道绕城改线和243、326省道大修改造全面完成,泰安港老湖作业区、八里湾船闸、东平湖航道、涉航桥梁改造顺利完工。220千伏龙崮、周林和110千伏李泉、文秀、郑海等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行。4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建成5G基站164个。

  这五年,是决胜贫困、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五年。脱贫攻坚战绩卓著。178个省市贫困村、80个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5.6万群众实现稳定脱贫。总投资75亿元的移民避险解困、易地扶贫搬迁、黄河滩区迁建“三大工程”29个社区全部建成,9.2万群众搬迁入住。我县先后荣获全国移民后期扶持先进县、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全国水库移民和全省人社扶贫、供销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黄河滩区迁建现场会在东平召开。县人社局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西王社区被评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典型社区。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我县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广泛深入报道。社会保障更加完善。累计完成民生支出176亿元。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失业再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职业技能培训3.9万人次,州城、东平街道被评为省级创业型街道。老年人高龄补贴、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农村特困人员供养资金、残疾人补贴标准大幅上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920元、2500元。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社保、医保基金平稳运行。农村敬老院“四改一定”工程顺利完工。完成棚户区改造21854套、农村危房改造1366户。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投资16亿元,新建改建龙山中学、佛山小学、青峰山实验学校等43处中小学,234个农村学校改薄项目顺利完工,江河、嘉和等民办学校建成使用,大班额全面消除。校车工程实现全覆盖,我县被评为省级教育信息化建设示范县。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蓬勃发展。新招聘教师1158人,高考本科上线人数持续攀升,7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有序推进。“大病不出县”“行走的医院”精准帮扶工程成果丰硕。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县人民医院跻身全国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达标300强,4个抗疫特别国债项目主体完工。我县被评为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进县,接山、沙河站被命名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乡镇。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级场馆。成功举办水浒国际马拉松、中国垂钓精英赛等精品赛事,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民间设奖奖百姓、文明市民评选、“情暖环卫·爱心早餐”等活动深入人心。社会治理明显提升。防灾减灾机制、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顺利通过省级食品安全县验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破获涉黑恶类刑事案件120起,打击处理378人。民族宗教工作全面加强。5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部清零。第四次经济普查圆满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第七次人口普查有序开展。全省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国防双拥、妇女儿童、青年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步。

  这五年,是转变作风、干事创业,政务生态全面重塑的五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鲜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501件、政协提案1152件,受理12345民生热线事项90598件,办结率均为100%。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全面加强审计监督,突出抓好扶贫资金使用、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监管。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三公”经费和会议、文件数量持续压减。广泛寻标对标,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政风行风焕然一新。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全县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面打赢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六稳”“六保”工作有效落实,10件为民实事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16.88亿元,同比增长3.4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9亿元,增长5%,其中税收10.65亿元,增长6.3%,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市前列,顺利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三五”画上了圆满句号。

  各位代表,奋斗历程值得铭记,艰辛付出赢得荣耀。过去五年,我们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攻克的重大难题,干成了许多过去干不了的大事硬事,办好了许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要事实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的统揽全局、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县人民的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东平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我县经济总量小、实力弱,不发达的现实还没有根本改变;生态建设任重道远,生态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成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产业支撑作用还不够强,稳定经济运行、推动转型升级的压力依然较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仍有欠账,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弱项;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和担当精神依然较差,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东平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关键五年。根据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文旅产业化,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坚定不移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特色发展路子,为全面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县开好局、起好步。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过五年不懈奋斗,到二〇二五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效大幅提升,发展活力充分释放,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治理效能明显提高,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努力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5%、6.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现位次前移。

  ——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水平全面提升,重点生态工程深入实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落实《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切实提高黄河蓄滞洪区防洪能力,实施东平湖环湖整治、稻屯洼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黄河生态带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程,保证大清河、东平湖区域生态基流,严格水域岸线管控,实施湿地生态大保护,加快山体生态大修复,加大面源污染治理力度,东平湖生态屏障地位更加牢固。

  ——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发展隆起区。把东平湖作为培育项目、壮大产业的重要平台,大力发展生态渔业、生态林业、临港经济、文化旅游等产业,打响“东平湖”产业品牌,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升经济开发区、滨河新区“亩产效益”,聚力发展生物医药、绿色建材、特种纸、食品加工四个“百亿产业”,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动能转换,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改革创新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显著改善,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

  ——着力打造文旅康养产业样板区。整合文旅资源要素,以水文化为核心,打造“幸福黄河梦”东平湖特色水文化品牌、济南—东平湖“泉湖”文旅联合体、泰山—东平湖“山湖”文旅共同体。规划建设“影视小镇”“洼里小镇”“旅游康养小镇”,环湖节点布局“田园综合体”等精品特色项目,完善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运动体验等产业。做足山水、生态文章,提高医养结合、康养服务水平,开发多层次、差异化康养产品,努力打造国家级文旅康养小镇。

  ——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引领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加快特色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突出城乡一体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健全城乡优势资源、各类要素互动互促机制,以城带乡,统筹融合,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激活农村发展活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序推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更好满足。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县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农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左右、6.5%左右,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等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抓好生态保护,持续放大生态优势。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管控能力、治理能力、引领水平,深耕厚植生态基底。切实抓好东平湖生态保护。主动融入国家、省重大区域发展格局,认真落实《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积极推动规划立法,编制完成文旅、交通、产业等子规划,以高水平的规划引领高质量的发展。以大汶河、黄河、南水北调入湖通道为核心,实施全流域系统治理,建设完成黄河坝上道路,加速引黄补湖工程,新建桑园进湖闸。保持东平湖综合整治劲头和力度不减,加大环湖基础设施配套,推动渔船有序退出,深层次构建良好湖域生态。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解决好现实矛盾冲突和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沿黄、沿湖等重点区域防护林带建设,实施环城、环湖引水上山和荒山绿化工程,启动东平湖滨湖湿地、稻屯洼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年内造林1.5万亩、道路绿化260公里、修复湿地4500亩。深入推行“林长制”,做到一树一苗、一园一林都有专人管护,确保栽一片成一片、长期发挥效益。扎实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和工矿废弃地复垦,新增耕地600亩,完成10处绿色矿山创建任务。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强力推进工业污染源提标改造,严格工地、道路扬尘管控,大力推广清洁取暖,积极做好秸秆禁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推进实施“生态110”警务新机制,全面开展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涉河涉湖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重点河湖水质稳定达标。全面管控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强化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和危险废弃物规范化管理,坚决守住土壤环境质量底线。

  (二)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持续加快动能转换。坚持项目为王,以项目突破带动社会投资、牵引结构调整、支撑高质量发展。提高招商引资实效。突出产业招商、诚信招商、以商招商,围绕生物医药、绿色建材、文旅康养、高效农业等领域,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关联度高、支撑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全年新引进项目135个以上,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20个以上,到位资金120亿元以上。坚持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并重,围绕主导产业建平台、引人才,推进产才“无缝衔接”。提升项目建设水平。深化重点项目领导包保和专班推进机制,突出抓好总投资243亿元的49个重点建设项目。全力推动光大环保新能源发电、九鑫绿色电镀产业园三期、力创工业4.0智慧水利产品等项目如期竣工投产,加速建设兖矿公铁水联运物流园、泰安港银山作业区、大清河航道,积极推动泰东高速、105国道二期、220国道大修改造、陇东至山东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110千伏滨湖输变电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尽早开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深入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加大项目策划力度,对上争取到位资金增长6%以上。对东平湖蓄滞洪区综合治理工程、济济高铁等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咬住不放,全力做好跟进对接、落地准备等工作。增强园区承载能力。深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公司”管理体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发展活力;加快推进闲置低效用地“腾笼换鸟”和“僵尸企业”盘活出清,高质量建设标准化厂房,努力实现亩均效益最大化;强化政策供给,提高服务效能,持续增强产业配套和要素比较优势,全力培强支柱产业。支持滨河新区依托公铁水联运优势,加快推动码头作业区、疏港公路、铁路支线建设,大力发展临港经济;着力提升山大泰山科技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小微企业创业园项目孵化和人才引进效能,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集聚区。

  (三)突出抓好绿色产业,持续夯实发展支撑。坚持产业兴县,放大比较优势,加大科技赋能,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生态工业。着力推进瑞星粉煤气化三期工程全面投产,加快中联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示范园、东顺纸基天然纤维复合新材料、华东纸业气凝胶功能材料、国泰民安玻璃科技产业园建设,持续扶持新东岳、润声印务等实施“机器换人”和智能化改造,努力让精细化工、绿色建材、特种纸、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不断集聚新动能、焕发新活力。年内争创省绿色工厂2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家。加大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有序推进“企业上云”和两化融合,支持中联、东顺创建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加快瑞星智慧工厂建设,争取纳入全国智能制造示范试点。全面提升文旅康养产业。以东平湖为核心,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运河文化等历史人文资源,积极对接济南都市圈、大泰山文化旅游区,推动旅游与康养、文体加速融合,着力打造山水圣人文化体验地。以环湖文化旅游产业圈建设为重点,加快影视小镇和文旅康养小镇建设,加大东平湖湿地、水浒影视城、戴村坝等景点改造升级,强化腊山、六工山、昆山等节点打造,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完善特色餐饮、主题酒店、智慧平台等全要素配套服务,全力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扶持瑞星进军生物医药行业,积极对接苏州工业园产业转移,加快普瑞曼成品药项目建设,打造生物医药领域的“富士康”;聚力推进汉昂医药、九鑫生物日化、龙美生物做大做强。鼓励支持博达光电、蝰蛇智能装备、金泰恒盛、长宇镀铝等“专精特新”企业,扎根行业、深耕细作,争创更多“隐形冠军”“瞪羚企业”。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度,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加快5G基站建设,支持“宅经济”等新业态,推动电商产业提档升级,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突出抓好乡村振兴,持续增加乡村魅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举全县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确保收入水平和“两不愁三保障”得到持续巩固。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健全扶贫项目资金资产长效管护机制,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加强“三大工程”社区管理,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完成旧村拆除和土地复垦。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深入推进引黄灌区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着力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稳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粮食生产“十统一”,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到45%以上。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水产、瓜果、大蒜、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林果、林药等生态经济,持续提升综合效益。积极争取将“黄河滩区生态农业创新提振工程”纳入省科技厅厅市会商议题。加快实施中林东平湖高效渔业项目,着力打造东平湖生态产业园、望山田园综合体等高效园区,新增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0家、家庭农场40家。着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分类布局,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建设,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全面完成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92.5公里,提高改厕管护和污水、垃圾治理水平,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5%以上。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推动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深化乡村电气化建设,因地制宜做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深入推进文明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实施“四德”工程,完善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推进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五)突出抓好建设管理,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把以人为中心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完善功能、强化管理,全面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聚力打造精致魅力城市。编制完成《东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推进老城区、西南片区和滨河新区城市设计,坚决守好城市天际线、山脊线、水岸线。全力抓好高范村、后屯等6个片区建设,梯次推进闫村、井仓、韩庄等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高标准建设平顶山、青峰山、白佛山等山体公园,实施大清河生态廊道和南外环、平湖路等绿化美化工程,新建“口袋公园”20处,新增公共绿地125万平方米。新建续建宿昌路、潭西路、佛山街等道路,完成管线入地工程6公里,着力实施供热供水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厂设备提升等民生工程,有效提升城市承载力。切实提高城市文明形象。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城市品质提升行动,集中整治道路交通、经营秩序、窗口行业等方面突出问题,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完善社区管理体系,着力推动资源下沉、赋权增能,建立健全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引进专业化服务管理公司,补足基层治理短板。健全数字城管指挥系统,完善现代化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加强精细化保洁,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精心打造金汇步行街、龙泉美食街、金泉水街等特色商贸区,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有序解决城市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等历史遗留问题。着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支持镇街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功能定位,狠抓功能提升和产业培育,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力加快州城千年古镇、商老庄安山古镇、银山副中心、老湖临港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

  (六)突出抓好改革创新,持续增强发展活力。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全力破除制约、优化环境、扩大开放,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最大限度提高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完善“财政+金融+基金”运作模式,强化转贷应急、融资担保、直投基金等措施,推动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选择3-5家企业开展重点攻坚,加快企业直接融资步伐。探索“债转股”资产重组,加强企业融资动态监测,全面防控金融风险。实体化运作财金集团,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落实差异化要素保障政策,提高企业亩均效益。全力抓好国家、省农村改革试验任务,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高标准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统筹做好东平湖管理体制、综合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健全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压减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认真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真心实意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切实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创业者的浓厚氛围。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力争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5家、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5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5家、服务业企业3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保持打击逃废金融债务高压态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外资项目策划引进力度,力争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深入挖掘外贸潜力,积极推动中益汇海等企业业绩回流,完成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

  (七)突出抓好民生改善,持续增进人民福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期盼作为我们的努力方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决守牢疫情防控底线。抓紧抓细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执行外防输入各项措施,对境外和重点疫区来县人员、冷链食品等实行全链条封闭管理。强化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管控,落实最严格的院感防控措施,切实消除院内感染风险。扎实推进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和疫苗接种,确保实现全覆盖、无遗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年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标准化示范性救助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农村幸福院改造提升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深化双拥共建,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六实小、二实小、文达中学、县职业中专综合智能实训基地等11个建设项目,巩固好大班额整治成果。启动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升优质普惠水平。深化教育教学体制和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加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力以赴抓好省级健康促进县创建。支持县人民医院争创三级医院、县疾控中心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完成抗疫特别国债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县融媒体中心建设。持续开展民间设奖奖百姓、文明市民评选、“情暖环卫·爱心早餐”等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深化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全面加强药品、化妆品、医药器械监管,巩固提升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成果。畅通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办好12345民生热线,抓好“十大领域”信访突出问题治理和信访积案化解,持续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力办好东平湖及周边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提升等7项为民实事。

  (八)突出抓好政府自身建设,持续提高履职能力。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施政目标,加快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战斗力。讲政治守规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始终与县委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讲法治促规范。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着力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发展、化解矛盾问题的能力。统筹推进科学决策、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力争创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讲担当优服务。强化创先争优意识,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全力确保各项工作高标准谋划、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完成。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凡是群众期盼的事情一定用心办好,凡是对群众作出的承诺都确保及时兑现。讲廉洁守底线。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为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版权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东平网"字样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东平网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同时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若不想被转载,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东平网官方群。
 
更多>同类东平新闻
  • sddp168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东平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增值服务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删稿申请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广告投放: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