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东平街道宿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陈敬义再一次来到村委。这一次,他带来了7箱方便面,说道:“这次请你们无论如何都要收下哈,我捐这些方便面给村里用于疫情防控,花的钱不多,但是我靠自己双手挣的,是我的一份心意。”
“他早就想捐款了。”东平县东平街道宿城村村支部书记说,之前陈敬义老早就来过村委,拿着几百元硬要捐款。村两委干部都很清楚,陈敬义平日里省吃俭用,一双袜子破了洞都舍不得丢。大伙对他的善意进行了感谢,并婉拒了他的捐款,反复相劝好一阵才把他劝回去了。“没想到他又买来了方便面。”
陈敬义今年54岁,肢体二级残疾,多年来与儿子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2013年,精准扶贫政策开始后,其家庭因残、因学致贫,被评选为低保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将其纳入低保并享受残疾人补贴;他的儿子在职业中专上学期间,镇村干部又积极帮他申请了雨露计划教育补助,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陈敬义自己也不等不靠,立志要靠自己脱贫。因残疾行动不便无法外出务工,他便在家中养起了兔子,一年下来增收不少。2017年,陈敬义户完成脱贫摘帽。
“当初是党和政府帮了我,我才能享受这么多扶贫政策,我现在已经脱贫了。这次疫情防控,看到镇村干部每天冲在第一线,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守护着我们老百姓的健康安全,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心里总想着要贡献一点力量,我因为没有其他的能力,只能捐赠点物资了。”陈敬义一边搬着方便面,一边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东平街道结合街道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富口袋”与“富脑袋”并举,突出情感沟通和感恩教育,突出宣传引导和典型培育,激励激发了贫困群众奋力脱贫、为村争光的精神内生动力,积极改变“等靠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使脱贫户不但实现了生活上的脱贫,也实现了思想脱贫。通讯员 陈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