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财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纪实

   2020-06-24 财政部150
核心提示:东平县在“如何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如何打捆使用,如何发挥最大能量”上下力,千方百计把扶贫资金这份沉甸甸的“保命钱”用好、用实、用到刀刃上,向社会各界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近年来,东平县在“如何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如何打捆使用,如何发挥最大能量”上下力,千方百计把扶贫资金这份沉甸甸的“保命钱”用好、用实、用到刀刃上,向社会各界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一、政治站位引领脱贫攻坚路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贫困人多、面广、程度深,是东平县不得不面对的实情。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而艰巨,如何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形势逼人。面对贫困,东平县各大班子领导深深牵挂着全县扶贫工作,把更多的关心、关注投向扶贫一线,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马不停蹄、全力以赴,向消除贫困发起了强劲冲锋。一是非同凡响的减贫实践。近年来,东平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精准脱贫方略,狠抓政策落实,攻克重点难点,实现减贫5.6万人,178个省市贫困村全部摘帽出列、80个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二是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短短五年的时间,东平县黄河滩区迁建、移民避险解困、易地扶贫搬迁“三大工程”新建1138幢楼房拔地而起,9.2万群众终于告别了低矮破旧的土房瓦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型社区。三是惠及百姓的扶贫行动。对老病残特困人群进行摸底排查,对排查出的3050人按照集中供养和分散照护两种方式,兜底解决保障基本生活和照料需求。累计发放教育资助金4320.9亿元,资助学生6.2万人次;为低保、特困、病残贫困群众累计发放补助资金1.5亿元,惠及2.2万人次;住院报销8387.5万元,惠及1万人次;扶贫特惠保险理赔2180万元,惠及4.2万人次。四是干群同力的时代赞歌。东平县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县级领导同志率先垂范、深入农村、走访到户,177名省市县第一书记,3200余名县乡村“双联四包”干部进村入户,脱贫路上一起苦、一起干,闯出脱贫攻坚的新天地。2019年东平县评为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单位。

  二、三大工程缔造扶贫搬迁的“东平模式”

  东平县是泰安市唯一的省级扶贫工作重点县,是山东省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县份,也是全国移民避险解困、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县。境内库区、滩区、山区“三区”叠加,搬迁面广量大、情况复杂、任务艰巨,移民避险解困、黄河滩区迁建、易地扶贫搬迁“三大工程”总投资75亿元,共涉及12.5万人,规划建设29个社区,总建筑面积414万平方米,安置群众9.2万人。

  一排排暖色调的楼房,一块块整洁的小广场,一株株挺拔的梧桐树,一处处别致的小公园。在老湖镇移民社区凤凰家园周边,向南可见浩淼的东平湖,小区中央有一条贯通南北的柏油路,北侧毗邻一条连同东西的公路,可谓是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交通便利。这一切,让人们不仅见证了避险解困工程的真实成绩,更是探索出了一条“搬迁扶贫”惠及百姓的经验之路。凤凰家园属于移民避险解困工程,该工程是国家针对“水上漂”“滑坡体”及特困移民群体的一项重大民生政策。“水上漂”“滑坡体”长期困扰东平县数万移民群众,从低矮的小土房搬到明亮的楼房是几代人的梦想。为此,东平县为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作用,把移民避险解困工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设资金的需要。移民避险解困工程涉及到5万多移民,5万移民5万颗心,心态复杂、构成复杂、村情复杂。为尽快让移民群众住到新房,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过上全新的幸福生活。东平财政在移民社区建设中,发挥出资金保障作用,探索出了“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管子放水”模式,确保了资金安全、高效。时至今日,移民避险解困工程依然开花结果,建成14个新型移民社区,使4.9万移民搬入新居;全县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余元,比2013年年均增长13.8%,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比例由68.2%提高到81.2%。严格控制成本是东平扶贫的“硬杠杠”,东平县制定了“三大工程”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落实资金申请拨付程序,聘请第三方机构全面审计,保障资金全封闭安全高效运行。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大宗物料采购、统一工程建设标准、统一细化建设投资“四统一”等要求,科学制定工程成本控制管理办法,发挥资金最大效益,为稳定脱贫及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积攒了后劲。乐业才能安居。东平县坚持搬迁社区、产业园区“两区共建”,在每个社区附近至少建设了一个产业园区,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1人就业,年均增收过万元。目前,东平县建设了30个特色产业园区,24个园区已经投产见效。同时,东平县还结合社区管理、黄河、东平湖防护林建设,开发了一批护林、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解决贫困群众就业300余人。东平县面向贫困人口及就业困难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1834个,开发数量在山东省县市区最多。

  一项项切实可行的举措,一个个释放的红利,一条条挺在前面的庄严承诺,无不诠释着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通过实施“三大工程”,东平县广大贫困群众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社区,库区滩区群众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水、电、路等配套设施齐全,医、学、养等服务功能完善,群众生活从“低处”跃到“高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渐次宕开。

  三、产业脱贫实现稳固长效

  脱贫攻坚,产业是根。东平县本着“多村整合、捆绑做大”的原则,将扶贫资金整合使用,集中力量做大项目、好项目。2016年来,东平县共投入专项资金2.4亿元,建设扶贫项目206个,发展起了诸如汉世伟循环农业、青岛制帽加工、科海食用菌等一批龙头项目。同时,以扶贫项目为依托,把贫困群众嵌入产业链中,探索推行了“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公司+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等多种模式,累计实现收益3700万元,带动2.7万户6.7万人次增收。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扶贫资金,分摊到每个贫困人口身上钱数少得可怜。如何让这“一洼水”变成“一眼泉”?东平县通过股份化运作,探索出了一条“造血式”扶贫的新路子。接山镇夏谢五村曾经是省级贫困村,为实现146户贫困家庭脱贫,2016年该村利用山东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0万元,外引内联,吸引企业和贫困户筹资400万元组建草鸡养殖农业开发公司,按照产权变股权、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输血变造血、短期变长期的扶贫思路,以股份分红形式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带动村内贫困人口脱贫。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是东平县扶贫工作遵循的原则。东平湖畔的银山镇南堂子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村民面湖而居,湖岸港汊众多,是当前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然而在几年前,全村人守着“金山”过穷日子,村集体欠有外债几十万元,贫困人口的收入只有500元。在缺少土地资源、交通不便、年轻村民为求生计被迫外出务工的状况使得村庄发展举步维艰、村民收入停滞不前。南堂子村通过成立蓼儿洼渔家乐协会、水浒七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内部挖潜和对上争取,全面发展,建设旅游码头、崖壁雕刻、文化休闲广场、造香厂、煎饼加工厂等,着力打造江北最大的旅游度假村。针对无劳动力的贫困户,银山镇把属于南堂子村贫困户的扶持资金,集中投放、以入股的方式加入景区运作资金大盘子里,产生了资金酵母效应,实现一举三得:一得为贫困户有了固定收入,实现脱贫;二得为村集体有了活钱,为景区发展添补了发展资金;三得为村集体与贫困户之间架起了桥梁,凝聚了向心力。

  要做好扶贫工作,必须铺下身子,深入了解老百姓想什么、需要什么,村里的优势在哪里、发展的潜力在哪里,工作起来才能不走弯路。大羊镇西北村是省级贫困村,地处半山区,多年来一直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经济效益较低,村民收入来源少。山东省水利厅选派“第一书记”驻村以来,按照“基础设施和致富产业协同发展、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发展统筹考虑”工作思路,依托西北村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健全的路网水网优势,利用东南村移民后扶资金200万元,在西北村流转土地200亩,采取“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寿光蔬菜生产销售基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农户”的运作模式,种植南瓜、甜瓜和西瓜等瓜菜,通过寿光蔬菜市场及宝城瓜菜专业合作社的销售网络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出口日韩等。如今,西北村集体每年有10万元以上的大棚设施租金收入,可直接解决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村民土地流转租地每亩每年1000元,每5年上浮10%,贫困户及村民的利益得到最大保护。大棚年用工约8000个,村民年可获得务工收入50万元,群众从此有了工资性收入。

  资金必须用到刀刃上。东平财政巧用资金、善用资金、活用资金,在扶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扶贫中的“生力军”。2016年以来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06个,其中2016年97个,2017年49个,2018年34个,2019年26个;累计落实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3923万元,其中2016年4586万元,2017年4182万元,2018年5675万元,2019年9480万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128.5万元、富民生产贷11060万元。在扶贫政策的普惠下,一个个扶贫产业项目落地开花,广大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库区、滩区、山区群众的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版权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东平网"字样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东平网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同时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若不想被转载,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东平网官方群。
 
更多>同类东平新闻
  • sddp168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东平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增值服务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删稿申请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广告投放: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