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门镇发现元代耶律有尚墓碑 一代皇族的背景揭开面纱

   2020-07-23 今日东平报2240
核心提示:6月初,东平县博物馆进行文物普查时,在梯门镇花篮店村发现一墓碑,该碑原垒砌在村内一桥头,平放,上面文字漫漶不清,长期以来,以为是告示碑,后因小桥维修,取下后发现两面刻有文字,存放于花篮店村村委,经认定,是耶律有尚墓碑,7月10日,梯门镇、村积极捐赠,现征集于东平县博物馆内。

  6月初,东平县博物馆进行文物普查时,在梯门镇花篮店村发现一墓碑,该碑原垒砌在村内一桥头,平放,上面文字漫漶不清,长期以来,以为是告示碑,后因小桥维修,取下后发现两面刻有文字,存放于花篮店村村委,经认定,是耶律有尚墓碑,7月10日,梯门镇、村积极捐赠,现征集于东平县博物馆内。

  元代耶律有尚墓碑的发现,对研究辽国皇裔耶律氏的分布、元朝东平学派的流源、耶律有尚的生平等,提供了重要历史物证。

梯门镇发现元代耶律有尚墓碑 一代皇族的背景揭开面纱

  一、世族谱系

  辽代耶律氏皇族,枝繁叶茂,子孙昌盛,衍及金元,亦不乏人。

  《元史?耶律有尚传》记载:“耶律有尚,字伯强,契丹族人,辽东丹王十世孙。祖父在金世尝官于东平,因家焉。”

  辽东丹王,就是耶律倍,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的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兄,辽世宗耶律阮的父亲

  叙述耶律家族谱系,耶律倍是绕不开的关键,因为“终辽之代,贤圣继统,皆其子孙”。

  耶律倍是文武全才,尤其推崇儒学,集文学家、翻译家、画家等一身,传世名作有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射鹿图》、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的《番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骑射图》等。

  耶律阿保机对耶律倍很器重,封为皇太子。天显元年(926年),耶律倍随父出征,吞并“海东盛国”渤海国,改国名为东丹国,耶律倍称人皇王,依天子冠服,节制东丹。耶律阿保机死后,作为嫡长子的耶律倍与乃弟德光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反目。

  在皇位继承上,其母述律平偏向次子耶律德光。原因主要是耶律倍如果继位,以儒家思想治国,会对自己及身后的利益集团造成危害。

  于是述律平亲自导演了一场众拥耶律德光的把戏,她在大臣齐集的帐内说:“两个儿子都很优秀,都适合做皇帝,我不能决定由谁继任,现在把选择权给你们,你们认为谁适合就执谁的鞍辔。”文武百官都知道述律平的意图,抢着执耶律德光的鞍辔。

  皇太子耶律倍洞悉母亲心思,无奈让位。天显二年(927年)底,耶律德光即皇帝位,是为辽太宗。

  耶律德光虽然如愿即位,但对哥哥并不放心,让其迁入东平(今辽阳),并进行监视。天显五年(930年),耶律倍出于求生本能,从辽东渡海投奔了后唐。

  耶律倍有5子,长子阮,于辽太宗死后继位,为辽世宗。阮子贤,于穆宗死后继位,是为辽景宗。此后的辽代皇帝,均出自此一支系。

  耶律有尚的先祖耶律娄国,为倍之次子,曾谋反被杀。辽代早期对皇族谋乱者多不株连子孙。因而,耶律娄国的子孙得以世代繁衍,诞生了耶律履、耶律楚才、耶律铸、耶律有尚、耶律希亮等彦才俊杰。

  耶律有尚世系表: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家世 十一世祖 耶律阿保机 辽太祖

  十世祖 耶律倍 辽东丹王,庙号义宗

  九世祖 耶律娄国 辽燕京留守、政事令

  八世祖 耶律国隐 辽将军

  七世祖 耶律合鲁 辽太师

  六世祖 耶律胡笃 辽太师

  五世祖 耶律内刺 辽定远大将军、太师

  高祖 耶律德元 金荣禄大夫、兴平军节度使

  曾祖 耶律履 养子,耶律聿鲁之子,金尚书右丞,谥文献

  祖父 耶律善才 金尚书省译史、龙虎卫上将军

  父亲 耶律钧 元东平路工匠所长官

  同辈 二弟 耶律昌寿 不详

  三弟 耶律德寿 不详

  子辈 长子 耶律楷 元奉训大夫、邓州知州兼管诸军奥鲁劝农事

  次子 耶律朴 元太常礼仪院奉礼部

  三子 耶律权 元朝散大夫、佥江南湖北道肃政亷访司事

  四子 耶律栝 元陕西行中书省宣使

  五子 耶律检 元将仕佐郎、广源库知事

  从世族谱系看,自耶律德元时期起,随着辽朝灭亡,该家族成员由皇族而沦为金朝臣民,入仕金朝。德元之子耶律履(1132-1192)仕金而显,成为家族此时期的关键人物。耶律履有子3人,分别为辨才、善才、楚才,均入仕为官。

  耶律辨才,历仕冀州录事判官、顺天军节度副使、京兆府兵马使、中京兵马副都指挥使等职。元好问撰《奉国上将军武庙署令耶律公墓志铭》载:金亡后,寓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1237年,67岁去世,“镛以癸卯秋九月,奉公之柩,葬于义州宏政县东南乡之先茔。”辨才“子男一人,曰镛;男孙二人,曰志公奴、谢家奴”,仕宦情况不详。

  耶律善才,即耶律有尚祖父,曾任衡水令、中京副留守。蒙军攻破开封之时,耶律楚才让哥哥北行,“乞留死汴梁”,后“自投于内东城濠中水而殁”。善才之子钧,曾“仕为尚书省译史”,后“制授东平工匠长官”。钧有子 3 人,即宁寿、昌寿、德寿。宁寿即有尚,字伯强,仕至昭文馆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元好问曾受耶律楚才之请,撰写了《龙虎卫上将军耶律公墓志铭》,对耶律善才进行了生平介绍和历史评价。

  耶律楚才,是耶律有尚的叔祖父(三爷爷),是蒙古帝国着名政治家,推行儒家治国方略,为蒙元发展奠定了基础,谥号“文正”。楚才之子为铉与铸。铉“监开平仓”;铸在楚材死后,仕至中书左丞相、平章军国重事,谥号“文忠”。铸之子共有 12人,即希徵、希勃、道道、希亮、希宽、希素、希周、希光、希逸、希援、希崇、希晟。他们“布列台阁寺监,皆有能官声”。其中希亮官至知制诰监修国史。希亮“子男四人”,长子普化曾“为承直郎、生料库使”。耶律楚才死后,葬于元大都(今北京)。

  耶律氏家族,虽然经历两次改朝换代,但家族繁盛,俊采星驰,仕宦者众多,仍为有影响的世家大族。

梯门镇发现元代耶律有尚墓碑 一代皇族的背景揭开面纱

  二、迁居东平

  新发现的耶律有尚墓碑高160cm、宽80cm、20cm,上刻“亚中大夫东平路总管门生张博文书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兼国子祭酒,赠资德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上护军,追封漆水郡公,谥文正,耶律公茔 西去此三里李家槊石碑村瓠山之阳”。可惜碑体背面经风侵雨蚀,人为破坏,已漫漶不清,字迹不能辨认,内容应为墓主生平和立碑人。

  从碑文看,耶律有尚安葬在东平,与其父耶律钧葬在一起,据史料,也是从耶律钧开始,这支耶律家族开始在东平安葬。

  耶律楚才的次子耶律铸,在《双溪醉隐集》诗注中曾云:“予家本辽上,后家医无(巫)闾。”所谓“辽上”,指“辽水之上”,即契丹族的发祥地,今内蒙古辽河上游。所谓“医无闾”,是指医巫闾山地区,曾为耶律倍家族领地,今简称闾山,在辽宁省义县境内。史载,耶律倍曾“市书至万卷,藏于医巫闾绝顶之望海堂”。耶律倍死于洛阳,太宗派其子阮(即世宗)将其安葬于医巫闾山,“以人皇王爱医巫闾山水奇秀,因葬焉”。此后耶律倍的长子世宗、四子隆先、世宗之子景宗及耶律倍支系多人皆葬于医巫闾山。

  《辽史?地理志?头下军州》载:“闾州,罗古王牧地,近医巫闾山。”罗古即娄国,耶律有尚先祖。耶律有尚的祖父耶律善才死节金朝后,根据元好问所撰的《龙护卫上将军耶律公墓志铭》(元遗山集上册)记载:“孤子钧以某年月日奉公之柩,葬于义州宏政县东南乡之先茔”。可知耶律善才死于开封,后安葬于“义州宏政县”,今辽宁省义县。

  金朝天会十一年(1133年),为加强统治,曾陆续迁移女真人、契丹人到山东、河南等地设立“屯田军”,耶律氏家族有分支迁徙东平。《三朝北盟会编》载:“废伪齐豫(刘豫)后,虑中州怀二三之意,始治屯田军。屯田军非女真,契丹、奚家亦有之。自本部族徙居中土……今日屯田之处,大名府路、山东东西路、河北东西路、南京路、关西路四路皆有之。”1180年,金世宗为解决“屯田军”土地贫瘠问题,将居住地向经济核心区迁徙。史载,金世宗“诏徙遥落河、移马河两猛安于大名、东平等路安置”。猛安谋克是金朝军政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从这次迁徙的名字上看,属于契丹猛安谋克。金朝后期,蒙古南侵,金朝北部的猛安谋克随之又陆续南迁。

  载入史料的,耶律氏在东平为官者,从耶律辩才开始。元好问撰《奉国上将军武庙署令耶律公墓志铭》载:“中夏受兵,山东西路行台檄公戍东平”,1201年后, 金宋干戈之际,耶律辨才曾奉命戍守东平。耶律辩才的独子耶律镛,在东平曾拜元好问为师学习。

  贞佑二年(1214年),金宣宗南迁至汴京,耶律辨才、耶律善才均扈驾,耶律楚才留在中都,“(楚才)母杨太夫人和妻梁夫人随后亦南行,初居东平”,后寓嵩山。东平之所以成为楚才母、妻南迁的中继站,是因为该处早已成为耶律氏家族的重要迁徙地。据《元史?耶律有尚传》记载,有尚“祖父在金世尝官于东平,因家焉”,可知善才当时也在东平安家。耶律楚才诗中曾说:“吾兄继世禄,袭封食东平。”“老母琴书老自娱,吾山侧近结蘧庐。”吾山即鱼山,在东平之北的东阿境内。

  耶律氏家族一支安葬于东平,从耶律钧开始。金朝败亡之际,1221年,严实率二府六州投降蒙古后,入驻东平。严实父子在东平稳固统治数十年,社会安定,兴办教育,延揽人才,东平府学兴盛一时,元好问、王磐等寓居东平教学。出于政治考虑,密切和中书令耶律楚才的关系,严实把流离失所的耶律钧一家请到东平,并给予官职。中统初年(1260年),耶律钧升任“东平路工匠长官、佩金符”,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东平,年老曾就养京师,1304年,90岁高龄去世,耶律有尚“护柩还东平”安葬。元代姚燧所撰《耶律钧赠官制》载:“赠昭文馆大学士、资德大夫、追封漆水郡公,谥庄慎” 。

  耶律有尚生于1235年,在东平学习成长,20岁时,跟随大儒许衡学习数年。1264年,回到东平。1271年,进京伴读蒙古子弟,后先后三次任国子祭酒。

  1309年,辞归故里东平,自号“汶南野老”。1320年12月,死于家中,享年85岁,“葬须城县登贤乡执政里之原”。

  耶律有尚有5个儿子1个女儿。老大耶律楷,任奉训大夫、任邓州知州兼管诸军奥鲁劝农事;老二耶律朴,任太常礼仪院奉礼郎;老三耶律权,任朝散大夫、佥江南湖北道肃政亷访司事;老四耶律栝,任陕西行中书省宣使;老五耶律检,将仕佐郎、广源库知事;女儿嫁给奉训大夫、川州知州李孝恭。去世时有孙子5人,名字是自新、自得、自明、自成、自本。

  耶律有尚家族人丁兴旺,根据传统习惯,其同辈和后代亦有很多安葬在东平,但史料不详。元朝以后,耶律氏逐渐衰落,为避祸乱,多改为刘姓,融入汉族。

梯门镇发现元代耶律有尚墓碑 一代皇族的背景揭开面纱

  三、历史地位

  耶律有尚逝死后,元代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家苏天爵为其撰写了《皇元故昭文馆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赠河南行省右丞相耶律文正公神道碑铭》,对其生平、功绩进行了介绍。

  (一)天资聪颖,尊崇儒学

  《皇元故昭文馆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赠河南行省右丞相耶律文正公神道碑铭》记载,“公生有奇质,颀然以长,毅然不苟戏笑。……公逾弱冠,艰关数千里,嬴粮往从之游。文正公见其学苦而志笃,深器异之。”

  他从许衡处学成归来后,改变当时雕琢文辞、绮丽浮躁的文风,致力于经世济用的儒学研究,墓志记载,“当是时,齐鲁之士踵金辞赋余习,以絺章绘句相高。公厌薄之,专明经训,人或以为迂,公弗渝也。”进京为官之前,在东平研究传播许衡儒学,为东平府学注入新的内容。

  1309年,告老还乡后,喜欢独居静坐,以思索儒学要旨为乐。晚年眼睛看不见,让弟子诵读经史,是远近闻名的儒学泰斗,每天来拜访的学子、官员络绎不绝,对所咨询问题,都给予解答。

  (二)淡泊名利,体恤民众

  当时,姚枢为东平宣抚使,曾召其为属官,随后要提拔为幕府,他以不善于从政辞谢不任。1264年,姚枢拜太子太师,上京任职,耶律有尚辞去职务,赋闲在家,研究推广儒学。

  1271年,许衡任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教育皇室贵族子弟和海内名士,为提高学习效果,许衡召集11名弟子进京伴读,耶律有尚作为高第弟子进京。

  1278年,耶律有尚升任监察御史,他以堂伯耶律铸正担任中书省左丞相为由,辞而不拜。

  1283年,耶律有尚担任承直郎、蓟州知州,为政以宽简得民。蓟州接近元大都,军队往来纵横,春秋狩猎,要求地方提供给养,耶律有尚坚持原则,不予提供。蓟州当时没有用于支付俸禄的职田,每年从百姓那里征粮,耶律有尚怜悯民生艰难,自己的一份不要,百姓深感其德。

  1294年,元成宗即位后,锐意求治,商议安排使者到民间调查百姓疾苦,纠治官吏贪邪,朝中部分贪官污吏因私欲建议大赦天下。耶律有尚建议,现在刚刚商议派遣使者,就大赦天下,与皇上推行新政、惩治贪腐的本意相悖,不可大赦。大家认为建议合乎时势,没有推行大赦政策,所颁布的诏令科条,都是关注民生,于是物阜民丰,社会安定。

  他一身正气,朝堂之上,大家对他以礼相待,心存敬畏,被称为“畏友”。

  (三)致力教育,经世济用

  1273年,许衡辞去国子祭酒回乡,弟子饯行。许衡说,以后能够光大师道尊严的是耶律有尚,大家要以尊敬我的态度尊敬他。随后,耶律有尚被擢升为国子助教。

  1288年,东平府学出来的周砥不再担任国子祭酒,耶律有尚接任,第一次成为元代国子监的掌门人。1289年,因父亲年老需要奉养,辞职回东平,侍奉年近九十高龄的耶律钧。京都文人名士感其孝心,长亭送别,元朝名士赵孟頫作诗《送耶律伯强得请归东平侍父》,诗中称其为“麟凤出瑞世”,佩服其“众进我独退,卓然君子儒”的高节。

  第二次任国子祭酒是在1294年,元成宗铁穆耳继位后,下诏要求耶律有尚进京,继续担任国子祭酒,并带父亲进京居住,便于照顾。1304年,任职5年时,父亲去世,亲自护柩回东平安葬,并按礼制守孝。

  第三次任国子祭酒是1306年,耶律有尚守孝结束后,回京任昭文馆学士、迁正议大夫,仍兼国子祭酒。1309年,告老还乡。

  耶律有尚先后在国子祭酒从事教育和管理达三十年之久,其教育方针以义理为本,但必须实地考察,不尚空谈。他教学严格,要求学生讲求恭敬,端正诚实。一个蒙古学生不请假去外地,听说耶律有尚要重罚,就请宫中权贵说情。耶律有尚认为“教法不可废也”,进行了扑打。在文风要求上,对于只讲求文章词句华美,故意雕刻者,认为有害于圣人之道,一律排斥。久而久之,学生都知道端正学习态度,尊崇儒学,身体力行,都成为德才兼备之士。他心胸豁达,对成绩斐然的学生蔡文渊(东平人),提拔为学官,同朝为官,加以敬重,以礼相待,朝中官员都佩服其识量。

  耶律有尚以博学育人为己任,教育之功,受到海内人士所推崇,如老师许衡一样,声震政坛。同时,对许衡的文献进行整理,形成《许鲁斋考岁略》一书,是研究许衡的重要资料,其他诗词着作逸失。

  耶律有尚从东平府学走出,师从许衡,又反哺东平府学,对东平府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平府学生员在蒙元时期,大都出仕为官,成为重要政治力量。胡祗遹在《泅水县重建庙学记》里说:“今内外要职之人才,半出于东原府学之生徒”。

  从东平府学走出的生员以恢复儒家思想的地位、引导蒙元统治者奉行儒家制度为己任,对蒙古贵族汉化卓有成效。元仁宗曾言:“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可见蒙古统治者对儒学的功用有了清晰的定位,直接推动了蒙古政权的文化走向。(陈淑锋)

  参考资料:

  〔1〕明朝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

  〔2〕元朝苏天爵着,《滋溪文稿》卷七《皇元故昭文馆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赠河南行省右丞相耶律文正公神道碑铭》,《四库全书》,中华书局,2012年。

  〔3〕夏宇旭着,《金代契丹人研究》第四章第三节《金代契丹家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4〕王善军,大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历史社会评论》中《家族嬗变与民族融合——从耶律倍到耶律希亮的个案家族考察》,2012年。

  〔5〕《耶律文正公年谱》(《王国维集》第 4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年。

  〔6〕《元好问全集》卷 26《龙虎卫上将军耶律公墓志铭》,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

  〔7〕清?乾隆《东平州志》。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版权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东平网"字样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东平网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同时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若不想被转载,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东平网官方群。
 
更多>同类东平新闻
  • sddp168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东平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增值服务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删稿申请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广告投放: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