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门镇:以“四项工作”为抓手 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2022-06-21 东平县融媒体中心920
核心提示:梯门镇人心齐、作风实、干劲足,有力推动了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特色农业、新型工业、民生事业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很多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

  今年以来,梯门镇人心齐、作风实、干劲足,有力推动了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特色农业、新型工业、民生事业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很多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

梯门镇:以“四项工作”为抓手 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把准方向保持定力,强镇建设迈上新台阶呈现新图景。

  因地制宜谋发展,思路清方向明。换届以后,梯门镇党政领导班子坚持谋定而后动,在对42个村和企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立足本镇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实际,确定了“聚焦‘党建、民生’两大主题,强化‘项目建设、作风转变’两个抓手,全力抓好‘强工业兴产业、筑基础惠民生、聚人气兴城镇、强支部固根基’四项工作任务”的发展思路。特别是在产业发展上,围绕“财政增收、强村富民”两条主线,拉出了明确具体的路线图、时间表。聚焦“财政增收”,提出充分释放中联水泥、九鑫电镀、光大环保能源发电等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强力推进中联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园、高端金属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力争三年内实现乡镇税收收入全县第一的目标。聚焦“强村富民”,提出以东瓦庄果蔬康生态产业园为核心,按照“政府引导、干部带头、资源整合、大户带动、群众参与”的整体思路,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设施瓜果等特色高效农业,全力打造万亩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同时,立足泉灵农场、原山农庄、石河王粉皮、吉祥食品等特色农业种植加工项目,规划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梯门镇:以“四项工作”为抓手 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破解难题求突破,敢想敢干敢担当。梯门镇党委坚持把破解难题作为推动工作的突破口,迎难而上,敢闯敢试,勇于创新,有效破除了阻碍发展的瓶颈制约。特别是围绕建设万亩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不等不靠,敢于突破,集中解决了“三大难题”,有力加快了示范园的建设进度。解决了思想问题。针对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设施蔬菜等高效农业存在观望思想、心存顾虑、信心不足的问题,带领镇村党员干部和部分群众代表先后2次赴潍坊考察学习、切身感受,并通过与群众算账对比、对种植致富带头人公开表彰奖励、发放《致全镇人民群众的一封信》等方式,消除了干部群众犹豫观望的思想,坚定了发展信心。解决了土地问题。为加快土地流转进度,先后7次召开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总结推进会,会上由土地流转推进快、工作积极主动的村作典型发言,同时出台考核激励办法,以20元/亩的标准给予村党支部书记本人真金白银的奖励,累计发放奖励资金12.4万元,党支部书记领取奖励资金最多的达到2.5万元,极大调动了各村调整种植结构、流转土地、发展大棚的热情。解决了资金问题。在积极盘活集体资产、对上争取政策资金的同时,坚持用市场的办法,着力撬动社会资本,破解资金难题。一方面通过奖补政策,按照冬暖式大棚每平方米补贴10元、大拱棚每平方米补贴5元的标准,引导群众自筹资金建设。另一方面最大限度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先后5次召开工商资本、种植大户联席会议,转变观念、创新模式。与承揽政府项目的企业签订协议,在向企业支付项目款项时,优先支付给致力于发展大棚产业的企业,同时加强对企业承诺用于建设大棚的资金监管,把钱分三批支付给企业,第一批钱用于企业租地,第二批钱用于支付定金,第三批钱用于支付尾款,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引导一批工商资本下乡,服务高效农业产业发展,截至目前累计撬动社会资本4047万元。另外,根据企业或大户新建大棚个数,镇政府按建5个棚、镇上奖1个棚的比例建设大棚,奖给企业或大户,鼓励进一步投资建设。也正是因为思想、土地、资金“三大难题”的破解,使万亩高效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步入了“快车道”,有望年内实现大棚种植面积由一千多亩向一万多亩的跨越式增长。

梯门镇:以“四项工作”为抓手 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换位思考优服务,用心用情用力。梯门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换位思考的服务理念,主动站在群众和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想其所想、急其所急、解其所困,真正做到了贴心服务、真诚服务、精准服务。在服务工业发展上,牢固树立“企业发展以外的烦心事,都是我们的份内事”的思想,大力推行领导干部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实行“一个企业、一名科级干部、一本服务台账、一套工作机制”,全镇18名副乡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担任服务专员,兜底服务一切大小事务,协力解决企业各类困难,截至目前累计实地走访80余次、帮助解决问题68件。“有需要找专员!”这句话成为了梯门镇众多企业的“口头禅”。在服务农业产业上,成立万亩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党委,统筹园区内土地、资金、农资、劳务、技术、市场等多方面资源,为种植群众和投资大户提供“店小二”式的全方位服务,为高效农业发展做实服务保障。在公共服务提升上,针对民生服务中的短板弱项,策划实施了道路提升、合点并校、医养结合、农田水利等7个民生项目,有效提升了全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引领聚合力,抓班子带队伍。梯门镇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作风建设贯穿始终,着力锻造镇、村两支干部队伍,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副乡级以上领导干部带头干。成立党建、农业产业、工业、民生4个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带头,包指标、包项目、包管区、包街道,班子成员向“一把手”看齐,谋划的16个重点项目、9个高效农业项目,逐个落实到具体的领导干部身上,每天上报当日工作进度和第二天工作计划,一周一调度,每月一评比。机关干部包村实打实。镇上所有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包村,包村干部除了抓好各自业务工作外,主要靠在村里,镇上安排到村的工作任务,由包村干部和村里一起落实。镇上每天早上点名时,随机抽查机关干部前一天的包村情况,确保了机关干部真包村、真下村。村级班子考核动真格。建立“管区书记+支部书记+党建管理员”三级体系,按照“消薄、促中、提亮”的思路,制定基层组织建设考核办法,综合施策,分类指导,促进村级班子全面过硬。同时,坚持一线考核,将基层党建贯穿于人居环境整治、阵地建设、乡风文明等重点工作中,常态化开展现场观摩活动,用好“红黑榜”等机制,形成了“比着学、晒着干、争着干”的良好氛围。

梯门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图

  瞄准着力点剑指高质量,点燃乡村振兴“活力引擎”。当前,梯门镇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的各类问题,驱动全镇持续向上发展,乡村品质不断提升。

  特色农业全面起势。全镇初步形成了平原发展果蔬、山地发展林果和中草药种植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其中,以东瓦庄为核心的万亩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加快推进,新流转土地6267亩,新建冬暖式蔬菜大棚105个,年内流转规模可达10000亩;东沟流村在原来流转土地1000余亩种植猕猴桃的基础上,新流转2000亩山坡地,规模种植金银花、蜜薯、榛子等;西沟流泉灵农场大樱桃种植面积达到2100余亩,年产樱桃约80万斤;陈楼村整村流转土地2200余亩,发展地瓜育苗等产业。万亩高效农业产业园建成后,预计每年每亩纯收益1.5—2万元,每年产业园实现纯收益约1.5亿元,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带动群众人均增收2000余元、村集体增收约200余万元。以特色农业发展为支撑,规划建设的梯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列入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名单、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名单。

  新型工业持续壮大。全镇现有工业企业48家,既有中联水泥、光大环保等央企,也有山东水发、土发等省属国企和九鑫集团,还有汇联电器、志强铜业、汇成电器、宏达机械等一批中小企业,工业发展势头良好,是我县名副其实的“工业重镇”。1-5月份工业产值完成6.58亿元,同比增长116.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0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2.3%,全年有望突破1亿元。绿色电镀、新型建材等产业加快发展,高端金属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投资60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年产10万吨热镀锌生产线已于5月29日投产,新增产值5亿元,税金1200万元。

  民生事业提质升级。全镇教育工作继续走在全县前列,成功列入省教育强镇筑基行动试点镇。医疗康养楼完成主体建设,10月份投入使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纵深推进,完成4个村的道路提升,镇政府驻地新建雨污分流管道760米,铺设柏油路面2.6万平方米,“第三方+环卫公司+村”管护模式全面推行,干净、整洁、有序的居住环境成为常态。做实网格化管理,定期召开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进会议,将全镇细化为53个网格,57名网格员实现专人专职,切实发挥网格员在疫情防控、秸秆禁烧、矛盾化解、安全生产等工作中的作用,推动“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促进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梯门镇:以“四项工作”为抓手 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把握落脚点使出新招数,运用宝贵经验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梯门镇将遵循“四项工作任务”的发展思路,坚定走好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之路。

  立足实际、找准方向、选对路子,方能有的放矢、行稳致远。梯门镇之所以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关键是梯门镇党委、政府从一开始就立足实际、科学谋划,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形成了全镇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合力,确保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高效推进。

  见势早、行动快,才能掌握主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梯门镇特色农业的强劲发展势头,主要在于梯门镇党委善于把握发展大势和政策机遇,主动借势借力,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因势利导,既激发了各村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最大限度争取了政策支持,撬动了社会资本,有力推动了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产业兴则镇域兴,必须集聚资源要素、大力培植优势特色产业。梯门镇财政收入越来越多、村集体经济越来越强,群众的钱包越来越鼓,关键是因为梯门镇牢牢把产业抓在手上,持续壮大新型工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产业的快发展,实现了“财政、集体、群众”的三增收。推进镇域发展,必须牢固树立抓产业就是抓财源、抓发展的思想,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领导班子强,“牵引力”就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车组”就能跑得既快又稳。梯门镇良好的发展局面,根本在于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镇党委班子。东瓦庄村、东沟流村、西沟流村之所以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样板村,根本在于有一个全面过硬的村“两委”班子。只有紧紧抓住干部作风建设这个“牛鼻子”,全力打造钢班子、铁队伍,才能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版权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东平网"字样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东平网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同时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若不想被转载,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东平网官方群。
 
更多>同类东平新闻
  • sddp168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东平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增值服务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删稿申请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广告投放: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