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来自银山镇卧牛山村的王庆彦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第一时间输入了等待移植的白血病患者体内,为这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重新点燃了生命的希望。
两年前,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王庆彦对造血干细胞有了初步认识,便毫不犹豫留下血样,申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毫不犹豫留下血样,申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以前,我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并不了解,但工作人员告诉我,陌生人之间的造血干细胞匹配率是万分之一到几十万分之一,如果捐献成功,这相当于是给予了患者第二次生命。”王庆彦表示,他希望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有一天能挽救他人生命。
今年2月,王庆彦接到泰安市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告诉他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河南省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的消息,是否愿意捐赠。王庆彦没有丝毫犹豫,坚定地做出了同意捐献的决定。
6月14日,王庆彦住进了山东省中医院,按照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流程,他进行了严格体检,并且需要连续5天注射动员剂,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好准备,每天两针的动员剂注射引起了他身体的极度不适。但王庆彦没有后悔,他说:“注射动员剂全身上下没有一处是不疼的,那种疼是疼到骨头里的疼,虽然过程很痛苦,但帮助别人会让我自己更快乐!”
捐献干细胞能够拯救一个家庭,挽救一条生命,而对捐献者来说,就是奉献爱心,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救死扶伤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每一位公民也应该做出自己的努力。希望通过我的这次捐献经历,让大家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更多的了解,为更多生命完成接力。”王庆彦说。(记者 曹儒峰)